透析考研热:有执著的奋斗 也有无奈的选择

来源:扬州晚报浏览次数:566发表于2013-11-28

[摘要] 考研是一个怎样的过程?为什么而考研?本文采访了4位有考研经历的人士,他们虽然都最终考取了研究生,但却又感受不同。这4个故事样本或许能为正在准备考研的您提供一些借鉴。

为何考研会如此之热?如何理性看待考研与就业的关系?哪些人适合考研?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。

考研故事

有执著的奋斗,也有无奈的选择

4个考研样本供您借鉴

考研是一个怎样的过程?为什么而考研?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有考研经历的人士,他们虽然都最终考取了研究生,但却又感受不同。这4个故事样本或许能为正在准备考研的您提供一些借鉴。

【样本1】

为弥补高考失利立志考研

出镜人物:成伟河 考研经历:1次考研

体悟:本三生同样能圆名校梦

去年研究生毕业的成伟河,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。高考的失利让他进入一所本三学校,通过四年大学的努力学习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方一所名校,成为一名法律专业的研究生。

“在刚上大学的时候,我就憋着一股劲,就是一定要考上研究生,而且我的目标是名校,我知道这对我来讲是非常难的,但我想反正已经在最低谷了,就没什么好怕的,一定要奋力一搏,了却自己高考失利的遗憾。”成伟河说,自己一进大学就下了决心。

读大学期间,成伟河上课永远都早早到教室,上课总是坐在第一排。他是同学眼中那种不折不扣的书呆子,上课时背挺得笔直,坐得端正,听得认真,笔记更是做得仔仔细细,成绩每年都是年级第一。

成伟河来自河南农村,家庭没能给他提供太多,他感慨自己一路读书走来是多么的不易:“从小到大,有书读,我就觉得很感激了,我们班当时在复习高考的时候就非常拼命,可是我只考了个本三,我觉得我对不起爹妈。”

提到当年复习英语时吃的苦,现在他自己也不敢相信:“我底子非常薄弱,我当初连普通话都说不周全,很多同学都笑我土,更别提英语了。从大一开始,我就每天坚持早起,在空旷的操场上读英语,没人起得比我早,我读成什么样,也没有人听到笑话我。就单单英语的早读我真的坚持到了考研的最后一刻,无论刮风下雨,我坚信只有坚持才能胜利。”说起几句英文,成伟河还夹杂着特别土的乡音,但是他说读英语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,每当考试他还都能应付自如。

在考研教室复习考试的时候,成伟河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走,他会关掉教室的灯,检查一下门窗,确认无误后才离开,他觉得最后一个走对他来讲心里才觉得踏实。离开教室后,成伟河还会摸黑在男生宿舍楼前的单杠上做几组引体向上,他说:“考研也是体力活,每天那么高强度的训练,有个好身体才能实现梦想。”

谈到现在研究生毕业,成伟河说,目前准备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。 “我今年27岁了,我终于有能力去改变生活了。”成伟河在一家律所工作也将近半年时间了,大多时候忙于办案,过得很充实。从大学毕业的他已经成熟了很多,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了不少,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更有信心了。

【样本2】

父母严命考研,“熬”过3年

出镜人物:严燕 考研经历:1次

考研体悟:这个专业真是学够了

今年刚研究生毕业的严燕感到很无助,6月份离开学校,到现在已经快5个月了,一直处于待业状态。

“碰上”史上最难就业季“,家人对我的要求又高,可是我又不想从事本专业。”学习生物专业的严燕,在大四时,没有去找工作,而是听从了爸妈的话,一心一意考研。

“当时真没想太多,爸妈让考,考上了就上学,考不上就再考。”严燕的性格很随和,不太计较得失,可是她的父母却觉得既然学的专业是生物,这个专业大家都在考研,女儿就应该努力考上。

在父母的压力下,严燕参加了价格不菲的考研辅导班,买了大量习题,爸妈每天都督促她认真看书。2010年,严燕参加了研究生考试,如愿考中。

“我们为她想了做了这么多,也是为她好。”严燕的父亲觉得,社会竞争很激烈,本科学历已经贬值,研究生学历大多工作比较稳定,工作环境也相对轻松,未来发展的空间也大。她的母亲认为,女儿能有个研究生文凭,将来对象都好找些。

“刚考上时我还蛮有热情,可是想不到,随后是一天天的实验,看不完的国外文献,还必须要与很多高毒性、强致癌、神经性毒性的化学生物试剂打交道,我不得不完成课题,我也不知道生物研究到细胞分子阶段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,做科研就真的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。我真的很讨厌自己所做的事情。”严燕向记者回忆,每次做实验,配试剂,都穿上白大褂,戴好乳胶手套,戴好口罩,戴好帽子,一切防护措施都必须做到位,“就像我们做个跑DNA实验,这是生物中最基本的实验,可是我们却会用到最致癌的溴化乙锭,溴化乙锭这种化学染料,是挥发性的,我们一天要是跑几次DNA,无形中我们自己就被污染了很多次。”

当年按照父母的意思考取研究生,今年毕业的严燕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,不再想从事自己“深恶痛绝”的生物专业,而具体找什么工作,她则心态平和地去面对,只希望父母不要再逼她做任何决定了。

【样本3】

随大溜“陪考”无奈服从调剂

出镜人物:杨波考研 经历:1次考研

体悟:就业压力终究没躲过

杨波刚刚当上一名程序员,到现在工作快5个月了,一直处于抱怨状态。“运气真是太不好了,想进大公司又进不了,小公司实在是呆不下去。”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杨波,在大四时就随大溜开始考研,但由于没有恒心,最终未能如愿,只能被调剂到一所不知名的高校读研。

“我大学这个专业有29个人,班上只有两人没考研。我女朋友都报了名,我如果不报名,感觉很丢人。”杨波告诉记者,由于几乎没有上进心,更没怎么复习,英语跟数学刚刚达到国家分数线,这样的成绩上好学校的资格都没有,只能服从调剂。

“当时就觉得自己是陪考的角色,她去看书,我就跟着去,她复习,我却感觉自己力不从心,工作也怕找,考研也感觉很没有把握。”杨波硬着头皮去图书馆陪读,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,他自己就像给自己判了死刑。

杨波有个考研交流QQ群,他是群主,目的让大家资源共享,到后来,离考研的日子越近,他越是偃旗息鼓,最终灰溜溜地退了群。“我最后连去图书馆陪读的勇气都没有了,那时候离考研还有一个多月,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,我感觉我真的压力很大,离他们远一点,我压力会小一点。”

“面对就业压力,我真的”亚历山大“,无论上个什么学校,至少可以再读3年,可是我也没勇气去挑战心仪的学校,只能服从调剂。”杨波向记者回忆当初放弃找工作的念头,他觉得自己还年轻,还有时间,可以继续读3年书。

但3年后,他面临的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,对此杨波颇为无奈:“你以为华为的程序员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嘛,你太看得起我了。”与记者对话,受挫的杨波已经提不起什么精神谈工作,只是默默干着眼前的活,“早知道现在这个情况,当初我就不考了。”

【样本4】

“奔四大叔”梦圆研究生

出镜人物:汪林卿 考研经历:3次

考研体悟:认准一件事就一定做下去

已经“奔四”的汪林卿参加过3次研究生考试了,幸运的是,去年他终于考上了。

汪林卿学的是药学专业,毕业出来后在药厂工作。“很多人认为药企工作很风光,其实很辛苦。”每天下班后的额外工作任务,压得汪林卿喘不过气,工作又得不到老板的赏识,2010年,33岁时,汪林卿离开了这家企业。

“家里人一开始很不理解,认为我疯了。”汪林卿告诉记者,一边工作一边考研,实属不易,药企的工作很辛苦,晚上回去还要备考,索性辞掉工作一身轻松地复习。

随后,汪林卿开始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,“光是培训班的花费,就有好几千。”高额的学费并没有带来好的效果,但汪林卿从来没有放弃过考研的念头。由于花费增多,他开始做各种兼职,拿着微薄的薪水,每天还要辛苦奔波,家人开始劝他放弃考研,好好做这份工作。然而倔强的汪林卿依然不肯放弃,“我这个人,认准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做下去。”

这3年里,他每年都参加考研。“我的运气好像真的不太好,是不是年纪越大学东西就越困难。我记英语真的是靠死记硬背,工作了这么多年,真心感觉忘得差不多了,再把这些学科拾起来,要花很大力气。”

汪林卿苦笑道,这3年,他在扬大图书馆当中,显得些许格格不入,于是他就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学生模样,“带一个水杯,一袋书,进来看书复习,我感觉自己心沉下来了,一坐下来就可以看一整天,看很久也不觉得累。跟年轻人一起,感觉自己也回到了从前,感觉动力也十足。”

连年挫败并没有击倒汪林卿,反而让他越战越勇。现在,汪林卿终于名副其实地做起了学生,与实验大楼里的年轻面孔形成鲜明对比,很多同学亲切地称他为“汪哥”。

【就业专家】

高学历总体竞争能力更强

“从总体上而言,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强。”市就业服务中心专家告诉记者,高学历者拥有的专业技能是明显更高的,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为用人单位青睐。

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所谓“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”,专家认为,这种分析结果是明显偏颇的。“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。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”

“中国人历来对学历有崇拜心理,事实上,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能力是肯定高于本科生的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重视让孩子考研的原因。”昨天,格力电器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姚文娟分析。

姚文娟分析,目前中国依旧是“学历社会”,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,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。在10年前,一些“211”部属高校硕士就可以当高校教师;后来,高校教师门槛大幅提高,不仅部属高校招聘教师只要全日制博士生,而且一些高校还要“查三代”,要求应聘者本科时就必须是名校。近年来,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,招聘教师也必须是博士生。客观上导致考生选择考研。

“从总体上而言,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强。”市就业服务中心专家告诉记者,高学历者拥有的专业技能是明显更高的,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为用人单位青睐。

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所谓“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”,专家认为,这种分析结果是明显偏颇的。“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。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”

“中国人历来对学历有崇拜心理,事实上,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能力是肯定高于本科生的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重视让孩子考研的原因。”昨天,格力电器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姚文娟分析。

姚文娟分析,目前中国依旧是“学历社会”,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,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。在10年前,一些“211”部属高校硕士就可以当高校教师;后来,高校教师门槛大幅提高,不仅部属高校招聘教师只要全日制博士生,而且一些高校还要“查三代”,要求应聘者本科时就必须是名校。近年来,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,招聘教师也必须是博士生。客观上导致考生选择考研。

专家建议

是否要考研 考虑3方面

要有一个长远职业规划

随着考研政策的改革,考研的成本越来越低,跟风盲目考研的现象也越来越多。究竟如何看待考研与就业的关系?到底需不需要考研?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给出了他的建议。

熊丙奇提醒,要结合个性兴趣、家庭环境、个人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来考量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考研。

首先,要分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,想清楚考研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性格和个性。

其次,考研的时候要做投入产出分析。考研客观上是给家庭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,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太理想的同学,在考研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家庭实际承担的能力。

最重要的,要做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,要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来进行人生规划。确定自己要干什么,需要什么,自己的优势是什么。既要认真地分析自己,又需多了解社会需求,以求定位准确,审时度势。一旦选择自己的大方向,那么在求学期间,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规划去执行,为自己以后的学术或者职业生涯做好准备。规划的时候要具体到点,譬如你以后择业的行业、单位性质、你所处的角色等。熊丙奇认为,可以考虑社会、家庭、朋友等外界因素,但要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切不可为了别人而考研。